第85章:先礼后兵
李世民还是想打,而且是想御驾亲征,从他登基以来,就没有过御驾亲征,这是想圆梦,再怎么能打,都是继位之前的事了。
李世民首先是天策上将,然后凭借军功才逐渐上位,当了大唐帝国的圣人。
在他的心中,一直认为自己还能打,正好这次高句丽找死,李世民想直接成全它。
李世民不愿意放弃这么好的机会,必须全力以赴,想法拿下高句丽,起到杀一儆百,杀鸡儆猴的作用。
没有想到的是,曾经一直都冲锋在最前线的他,这次提出了御驾亲征,竟然直接遭到了大臣们的反对,这倒是让他很是意外。
所以他把最后的希望都寄托在李承乾的身上,希望他能支持自己。
李世民看着李承乾的眼神中,充满着期待。
李承乾只是一眼就揣摩到了李世民的想法,这让他很是意外。
按照时间来推算的话,再有七八个月,李世民就该御驾亲征了,此时距离他御驾亲征的日期已经很近了。
而且李世民决定的事情,他一定会全力以赴地想完成,他不想留下遗憾。
自己作为李世民的长子,又是大唐帝国的太子,他也很矛盾,御驾亲征肯定会有风险,可是如果强力阻挠,最终的结果可能还是事与愿违。
与其如此,倒是不如做个顺水人情,既能体现出李世民对将士们的关爱,又能彰显他天策上将的威严,所以这一仗李世民必然要打,而且一定会是御驾亲征。
想到了这里,李承乾微微一笑,抬起了头,一脸认真地看着李世民,“父皇,儿臣认为你应该御驾亲征。”
这一番话一出口,朝堂内瞬间就是一阵哗然,众人本来都希望李承乾会极力劝说李世民,没有想到李承乾非但不阻止,反而顺水推舟,来了个推波助澜。
这让大臣们始料未及,一个个睁大了眼睛,搓揉着自己的耳朵,不敢相信。
“太子殿下,圣人万金之躯,岂能前往高句丽犯险?”张玄素当即不乐意了,提出了质疑。
“恩师,本宫当然知道征伐高句丽凶险万分,只是此时大唐帝国需要打一场漂亮仗,向邻国彰显大唐帝国的国威。”李承乾不以为意,反驳张玄素。
“太子殿下,竟然凶险万分,你这样做置圣人于何地?岂不是把圣人架在火上烤?”张玄素脸色陡变,狠狠地瞪着李承乾。
“恩师,本宫已经想到了妙计,你且听本宫道来。”李承乾颔首,然后看向了李世民,“父皇,如果儿臣能够让火车直通北方,在距离高句丽最近的地方,让父皇再换成蒸汽机战车,一路上免去颠簸,是否可行?”
“承乾,你说的是真的?如果是这样,朕当然要去,即便没有火车,朕策马也要冲到高句丽的。”李世民此时豪情万丈,直接就摆出了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姿态。
全都被李承乾猜中了,即便是李承乾反对,最终李世民也会亲自前往高句丽。御驾亲征是李世民多年的一个愿望,所以他不愿意放弃。
李承乾当然理解父皇的一片心思,提前预判了父皇的预判,不是极力阻止,而是想法让这一仗取得胜利。
正好趁着这个最佳的机会,大力发展自己的火车,还能让父皇御驾亲征时好好体验一番,并且最终达到父皇的愿望,震慑帝国,彰显大唐帝国的国威。
一举两得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大丈夫当如是,是男人就在战场上见,驰骋疆场,奋勇杀敌,这是每个男儿的夙愿。
他明白,父皇此时的想法正是如此。
“父皇英明,儿臣愿意为父皇做好一切后盾,请父皇放心。”李承乾嘴角上扬,“儿臣的火车已经开始制造,铁轨也开始铺设,最多再有一个月,第一辆火车就会在铁轨上平稳运行。”
这一番话一出,李世民瞬间动容,他早就想体验火车了,正好这是一次最好的机会,既能趁机挫杀高句丽的士气,又能大力发展火车事业,提振大唐帝国的经济。
这是双赢的局面,作为天可汗,天策上将的李世民,必然要亲力亲为。
褚遂良、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眉头一皱,叫苦不迭。
他们也不知道李承乾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完全搞不明白。
“圣人,微臣认为此事尚待商榷,不能草率做出决定,毕竟征讨高句丽是大唐帝国的头等大事,而且御驾亲征更是关系着大唐帝国的国运,还请圣人三思。”房玄龄站了出来,一脸的苦瓜相。
李世民淡然一笑,他当然知道房玄龄的心思,作为大唐帝国的左仆射,房玄龄一生都谨小慎微,自然是不愿意冒险的。
可是李世民更明白,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不付出点代价,怎么让大唐帝国长治久安。
打仗本来就没有十拿九稳的事,很多仗都是临场发挥,甚至还需要火中取栗。
他欣慰的是,李承乾不是劝阻他亲征,而是为他亲征扫除障碍,这才是他的太子该做的事儿,一想到这里,李世民的嘴角就勾起了一抹自信的神色来。
“左仆射,你的心思,朕很清楚,可是高句丽人心彪悍,一直不服大唐帝国,还欺负朕的附属国,如果朕不打这一仗,岂不是让人笑话?”李世民目光凛冽,不容置疑地看着房玄龄。
只是这一眼,就把房玄龄看得浑身发毛。
他知道李世民的脾气秉性,他决定的事情,九头牛都拉不回,此时即便是魏征在世,可能也无法阻止李世民。
何况此时魏征已经驾鹤西去,再也没有任何一股力量能左右李世民的决策。
房玄龄无奈地摇了摇头,却是看向了褚遂良和长孙无忌等人,希望他们能继续劝说李世民。
“圣人,微臣认为此事尚需斟酌,不能一味地冒险,大唐帝国现在国内形势大好,这也不是大唐帝国的分内之事,还请圣人慎重处理。”长孙无忌还是站了出来,极力劝说。
此话一出,大臣们好像是抓住了救命的稻草一般,齐刷刷地看向了李世民。
大唐帝国与别的封建社会的国家不同,朝堂上,人人都可以畅所欲言,只要你能说出个道理来,李世民一般都会采纳,尤其是有了魏征这个前车之鉴,大臣们更是不再收敛锋芒,反而是迎难而上。
李世民扫了一眼众人,瞬间就明白了他们的想法。
这些人还是不死心,看来今天还是无法拍板,这是一个皇权与相权博弈的一个过程,争执是在所难免的。
李世民也很是为难,苦笑了一声,“诸位爱卿,难道朕就看着附属国新罗被高句丽欺负?你们可知道唇亡齿寒,一旦高句丽的阴谋得逞,消灭了新罗等周边国家之后,大唐帝国将会面对一个更加强大的高句丽!”
“父皇说得对,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大唐帝国要为将来谋划!”李世民的话音刚落,一道苍劲有力的声音传了过来。
大臣们转身一看,说话的正是大唐太子李承乾。
房玄龄、张玄素等人脸上顿时露出了一抹鄙夷的神情。
他们此时心中对李承乾不屑一顾,太子殿下终究还是年轻气盛、血气方刚,不顾大唐帝国的国力。
虽然大唐帝国的国力强大,但是一旦开战,那可不是简单的两国开战,而是消耗的是两国的国力。
“圣人,微臣斗胆建议,您先派遣使者前往高句丽,劝说他停止进攻新罗,同时遵守是大唐与他们的约定,安分守己,如果他们执迷不悟,圣人再出兵也不迟!”房玄龄不愧是老谋深算,急忙转移了话题。
房玄龄很清楚,这是一个极好的契机,天可汗李世民一定不会放弃,只是战端一开,生灵涂炭,他不能看着大唐的国运在贞观时期走向衰落。
李世民听得真切,心中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这个房玄龄做事果然谨慎,而且办事滴水不漏,这倒是不失为一条妙计,先礼后兵,不动一兵一卒就能把事情摆平,那是最好的。
“房爱卿所言甚是,朕准了,等会退朝之后,房爱卿亲拟一份国书,让朕过目后发给高句丽,如果他们有自知之明,朕就停止刀兵,否则朕一定让高句丽吃不了兜着走!”李世民感慨着抬眸,看向房玄龄,又扫了一眼众人,幽幽地说道。
房玄龄看见李世民让步,欣喜不已。
“圣人英明,微臣下朝后立即就书写国书。”房玄龄急忙拱手答应,眼神中的神情舒缓了许多。
他明白,这已经是天可汗李世民最大的让步了。
大唐帝国向来都是礼仪之邦,他的要求合情合理,如果高句丽不知死活,一场大战在所难免。
“诸位爱卿,你们谁可还有本奏?”李世民目光如炬,认真而严肃地看着大臣们。
张玄素本来还想站出来说点什么,被长孙无忌拽住了衣角,也只能作罢。
大臣们都默不作声,纷纷低下了头。
王德见状,用眼角的余光看着李世民,瞬间明白了。
“退朝!”王德大声说出了这两个字。
李世民冲着王德小声嘀咕了一句,一甩袍袖,转身下去了。
“太子殿下,圣人请你到御书房。”王德急忙冲着李承乾微微一笑。
李承乾猛然一惊,急忙拱手答应,“是,王公公放心,本宫随后就到。”
大臣们都是一惊,眼神中闪现诧异的神情......
http://www.zoujinbukexue.com/yt107327/4174823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zoujinbukexue.com。走进不科学手机版阅读网址:www.zoujinbukexue.com
李世民首先是天策上将,然后凭借军功才逐渐上位,当了大唐帝国的圣人。
在他的心中,一直认为自己还能打,正好这次高句丽找死,李世民想直接成全它。
李世民不愿意放弃这么好的机会,必须全力以赴,想法拿下高句丽,起到杀一儆百,杀鸡儆猴的作用。
没有想到的是,曾经一直都冲锋在最前线的他,这次提出了御驾亲征,竟然直接遭到了大臣们的反对,这倒是让他很是意外。
所以他把最后的希望都寄托在李承乾的身上,希望他能支持自己。
李世民看着李承乾的眼神中,充满着期待。
李承乾只是一眼就揣摩到了李世民的想法,这让他很是意外。
按照时间来推算的话,再有七八个月,李世民就该御驾亲征了,此时距离他御驾亲征的日期已经很近了。
而且李世民决定的事情,他一定会全力以赴地想完成,他不想留下遗憾。
自己作为李世民的长子,又是大唐帝国的太子,他也很矛盾,御驾亲征肯定会有风险,可是如果强力阻挠,最终的结果可能还是事与愿违。
与其如此,倒是不如做个顺水人情,既能体现出李世民对将士们的关爱,又能彰显他天策上将的威严,所以这一仗李世民必然要打,而且一定会是御驾亲征。
想到了这里,李承乾微微一笑,抬起了头,一脸认真地看着李世民,“父皇,儿臣认为你应该御驾亲征。”
这一番话一出口,朝堂内瞬间就是一阵哗然,众人本来都希望李承乾会极力劝说李世民,没有想到李承乾非但不阻止,反而顺水推舟,来了个推波助澜。
这让大臣们始料未及,一个个睁大了眼睛,搓揉着自己的耳朵,不敢相信。
“太子殿下,圣人万金之躯,岂能前往高句丽犯险?”张玄素当即不乐意了,提出了质疑。
“恩师,本宫当然知道征伐高句丽凶险万分,只是此时大唐帝国需要打一场漂亮仗,向邻国彰显大唐帝国的国威。”李承乾不以为意,反驳张玄素。
“太子殿下,竟然凶险万分,你这样做置圣人于何地?岂不是把圣人架在火上烤?”张玄素脸色陡变,狠狠地瞪着李承乾。
“恩师,本宫已经想到了妙计,你且听本宫道来。”李承乾颔首,然后看向了李世民,“父皇,如果儿臣能够让火车直通北方,在距离高句丽最近的地方,让父皇再换成蒸汽机战车,一路上免去颠簸,是否可行?”
“承乾,你说的是真的?如果是这样,朕当然要去,即便没有火车,朕策马也要冲到高句丽的。”李世民此时豪情万丈,直接就摆出了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姿态。
全都被李承乾猜中了,即便是李承乾反对,最终李世民也会亲自前往高句丽。御驾亲征是李世民多年的一个愿望,所以他不愿意放弃。
李承乾当然理解父皇的一片心思,提前预判了父皇的预判,不是极力阻止,而是想法让这一仗取得胜利。
正好趁着这个最佳的机会,大力发展自己的火车,还能让父皇御驾亲征时好好体验一番,并且最终达到父皇的愿望,震慑帝国,彰显大唐帝国的国威。
一举两得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大丈夫当如是,是男人就在战场上见,驰骋疆场,奋勇杀敌,这是每个男儿的夙愿。
他明白,父皇此时的想法正是如此。
“父皇英明,儿臣愿意为父皇做好一切后盾,请父皇放心。”李承乾嘴角上扬,“儿臣的火车已经开始制造,铁轨也开始铺设,最多再有一个月,第一辆火车就会在铁轨上平稳运行。”
这一番话一出,李世民瞬间动容,他早就想体验火车了,正好这是一次最好的机会,既能趁机挫杀高句丽的士气,又能大力发展火车事业,提振大唐帝国的经济。
这是双赢的局面,作为天可汗,天策上将的李世民,必然要亲力亲为。
褚遂良、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眉头一皱,叫苦不迭。
他们也不知道李承乾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完全搞不明白。
“圣人,微臣认为此事尚待商榷,不能草率做出决定,毕竟征讨高句丽是大唐帝国的头等大事,而且御驾亲征更是关系着大唐帝国的国运,还请圣人三思。”房玄龄站了出来,一脸的苦瓜相。
李世民淡然一笑,他当然知道房玄龄的心思,作为大唐帝国的左仆射,房玄龄一生都谨小慎微,自然是不愿意冒险的。
可是李世民更明白,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不付出点代价,怎么让大唐帝国长治久安。
打仗本来就没有十拿九稳的事,很多仗都是临场发挥,甚至还需要火中取栗。
他欣慰的是,李承乾不是劝阻他亲征,而是为他亲征扫除障碍,这才是他的太子该做的事儿,一想到这里,李世民的嘴角就勾起了一抹自信的神色来。
“左仆射,你的心思,朕很清楚,可是高句丽人心彪悍,一直不服大唐帝国,还欺负朕的附属国,如果朕不打这一仗,岂不是让人笑话?”李世民目光凛冽,不容置疑地看着房玄龄。
只是这一眼,就把房玄龄看得浑身发毛。
他知道李世民的脾气秉性,他决定的事情,九头牛都拉不回,此时即便是魏征在世,可能也无法阻止李世民。
何况此时魏征已经驾鹤西去,再也没有任何一股力量能左右李世民的决策。
房玄龄无奈地摇了摇头,却是看向了褚遂良和长孙无忌等人,希望他们能继续劝说李世民。
“圣人,微臣认为此事尚需斟酌,不能一味地冒险,大唐帝国现在国内形势大好,这也不是大唐帝国的分内之事,还请圣人慎重处理。”长孙无忌还是站了出来,极力劝说。
此话一出,大臣们好像是抓住了救命的稻草一般,齐刷刷地看向了李世民。
大唐帝国与别的封建社会的国家不同,朝堂上,人人都可以畅所欲言,只要你能说出个道理来,李世民一般都会采纳,尤其是有了魏征这个前车之鉴,大臣们更是不再收敛锋芒,反而是迎难而上。
李世民扫了一眼众人,瞬间就明白了他们的想法。
这些人还是不死心,看来今天还是无法拍板,这是一个皇权与相权博弈的一个过程,争执是在所难免的。
李世民也很是为难,苦笑了一声,“诸位爱卿,难道朕就看着附属国新罗被高句丽欺负?你们可知道唇亡齿寒,一旦高句丽的阴谋得逞,消灭了新罗等周边国家之后,大唐帝国将会面对一个更加强大的高句丽!”
“父皇说得对,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大唐帝国要为将来谋划!”李世民的话音刚落,一道苍劲有力的声音传了过来。
大臣们转身一看,说话的正是大唐太子李承乾。
房玄龄、张玄素等人脸上顿时露出了一抹鄙夷的神情。
他们此时心中对李承乾不屑一顾,太子殿下终究还是年轻气盛、血气方刚,不顾大唐帝国的国力。
虽然大唐帝国的国力强大,但是一旦开战,那可不是简单的两国开战,而是消耗的是两国的国力。
“圣人,微臣斗胆建议,您先派遣使者前往高句丽,劝说他停止进攻新罗,同时遵守是大唐与他们的约定,安分守己,如果他们执迷不悟,圣人再出兵也不迟!”房玄龄不愧是老谋深算,急忙转移了话题。
房玄龄很清楚,这是一个极好的契机,天可汗李世民一定不会放弃,只是战端一开,生灵涂炭,他不能看着大唐的国运在贞观时期走向衰落。
李世民听得真切,心中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这个房玄龄做事果然谨慎,而且办事滴水不漏,这倒是不失为一条妙计,先礼后兵,不动一兵一卒就能把事情摆平,那是最好的。
“房爱卿所言甚是,朕准了,等会退朝之后,房爱卿亲拟一份国书,让朕过目后发给高句丽,如果他们有自知之明,朕就停止刀兵,否则朕一定让高句丽吃不了兜着走!”李世民感慨着抬眸,看向房玄龄,又扫了一眼众人,幽幽地说道。
房玄龄看见李世民让步,欣喜不已。
“圣人英明,微臣下朝后立即就书写国书。”房玄龄急忙拱手答应,眼神中的神情舒缓了许多。
他明白,这已经是天可汗李世民最大的让步了。
大唐帝国向来都是礼仪之邦,他的要求合情合理,如果高句丽不知死活,一场大战在所难免。
“诸位爱卿,你们谁可还有本奏?”李世民目光如炬,认真而严肃地看着大臣们。
张玄素本来还想站出来说点什么,被长孙无忌拽住了衣角,也只能作罢。
大臣们都默不作声,纷纷低下了头。
王德见状,用眼角的余光看着李世民,瞬间明白了。
“退朝!”王德大声说出了这两个字。
李世民冲着王德小声嘀咕了一句,一甩袍袖,转身下去了。
“太子殿下,圣人请你到御书房。”王德急忙冲着李承乾微微一笑。
李承乾猛然一惊,急忙拱手答应,“是,王公公放心,本宫随后就到。”
大臣们都是一惊,眼神中闪现诧异的神情......
http://www.zoujinbukexue.com/yt107327/4174823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zoujinbukexue.com。走进不科学手机版阅读网址:www.zoujinbuke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