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辽东保卫战(一)
五月十八日,黄明远率军乘船到达营口港,而此时距黄明远率军离开辽东城,赶赴中原平叛,已经整整一年了。
这一年里,黄明祯带领辽东诸军,面对高句丽人的反扑,苦苦支撑,几经转折,终于保住了大隋在辽河以东最后一块根据地。
自隋军主力离开辽东之后,差一点遭遇灭国之祸的高句丽人才勉强松了一口气。黄明远的强大压得整个高句丽都喘不过气来,自第二次隋高战争以来,高句丽人才真正见识到隋军无坚不摧的战斗力,素来自傲的高句丽军队再无一丝对隋军的轻视。打到后来,高句丽军队几乎闻隋军而胆寒,见隋军而后退。
幸好隋人内乱,自顾不暇,主力退走。
这时眼看半个辽东还在隋军手中,高句丽人是记吃不记打,便准备趁机夺回辽东城,打隋军一个措手不及。
尤其是以渊太祚为首的北面贵族,皆认为此时是夺回辽东最好的时机。隋军因为内乱而士气低沉,一旦向隋军发动攻击,必能势如破竹,一举歼灭隋军主力,夺取胜利。
而屡战屡败的高句丽军队也急需一场胜利来挽回自己的地位,因此上层贵族和军方不断相互联络,鼓动出兵。
在高句丽国内,权利斗争急剧白热化,屡遭战败的大将乙支文德被夺了兵权,其一干旧部纷纷被调离原本的职位。虽然明面上原因是乙支文德丧军失地,但朝中众人都清楚,是乙支文德身份的暴露,使他失去了婴阳王高元的信任。再加上渊太祚等人的攻讦,让他彻底失去了兵权。
乙支文德下台之后,主和派失去了领袖和军权,被排挤到政治边缘。
而渊太祚等主战派失去了敌手,纷纷叫嚣,不断地利用实力和影响力胁迫、怂恿婴阳王高元。
面对朝中的叫嚣与疯狂,头脑还算清醒的乙支文德多次上书建议高元与隋军讲和,哪怕付出一些代价,只要能休战弭兵,便是好的。高句丽的国力、民力已经不堪再战。
可惜没人相信乙支文德这个奸细的话。
和大隋休战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一方面高元不甘心辽东之地的丧失,一方面渊太祚等高句丽实权将领影响力太大,高元本人也压制不住对方的意愿。
当乙支文德的盟友温达也认为“高句丽与大隋的决战难以避免,与其面对一支准备完善、准备妥当的隋军,不如趁此良机,彻底将隋军赶回辽河西岸,重建辽河防线。”赞同出兵。高句丽便彻底失去了最后一次和大隋交好的机会。
最终高句丽再次向大隋宣战,将自己再次拖向了战争。
大业八年六月初,高元以莫离支渊太祚为统帅,温达为副将,统兵二十三万,诈称五十万,分三路攻打辽东城。
渊太祚统帅十万主力为北路军,从扶余城出发,攻打盖牟城;温达统帅八万大军为南路军,从乌骨城出发,攻打白岩城;渊太祚之弟渊摩诃统帅五万人马为中路军,从国内城出发,攻打木底城。
三路兵马同时出兵,协同推进,预计八月份合围隋军于辽东城。
这二十三万兵马是高句丽最后的机动部队了,也承载着高句丽的希望。
高句丽诈称五十万大军入侵,立刻便给留守的隋军带来莫大的压力。包括杨续、达奚暠等人皆认为辽东之地已经是岌岌可危,与其被对方各个击破,不如全部退守辽东城,或者是退到辽河西岸,等待援兵。
黄明祯对此坚决反对,他认为不仅不能撤退,还必须将对方拦住隋军控制区之外。隋军的统治并不稳固,一旦让高句丽杀入腹地,光是高句丽人的积威也会使得各城出现动荡。
兄长让他守好辽东,他就要守好辽东,少一座城池那都不叫守好。
最终,黄明祯力排众议,决定坚守。
此时的黄明祯背负着国家和家族的使命,面对从上到下的恐慌与退缩,他不敢使自己慌乱。
达奚暠等人也为黄明祯所感,纷纷表示要与辽东共存亡。
面对高句丽的咄咄逼人,黄明祯开始从容布置反击。
实际上隋军在辽东的兵力并不弱,除了黄明祯麾下的万余精锐平州军,还有十二万府兵和两万多高句丽降兵,全军近十五万人。
这些府兵都是最早入辽东的一批强兵,历经血战。就连那两万多高句丽降兵,也俱是从战阵中搏杀出来的老兵。
这十多万大军是黄明祯敢于选择坚守的底气。
黄明祯乃命副总管史祥、虎贲郎将黄明溥督三万人马,镇守盖牟城,与新城敌军隔河相望,阻敌于太子水。
又命虎贲郎将高聂、李进二人各率万余人马,分屯白岩城和木底城,坚守待援。
而黄明祯本人则准备率领八万多本部和两万多降兵,集中兵力,向东围歼渊摩诃这一路高句丽部队。
在黄明祯看来,与其被动防御,不如主动出击。渊摩诃这一路最弱,却承担着联络三军的功能。破了渊摩诃这一路,北面的渊太祚和南面的温达二部便被彻底割裂开,再想合围便不可能了。
而隋军甚至可以再次出击国内城,彻底将高句丽一分为二。
当然,这是一步险棋,按照黄明祯的布置,为了集中兵力,除了辽东城和建安城以外,隋军在其余腹地几乎是不设防的。三个方向,哪个落败,都有可能导致高句丽军队长驱直入,全盘皆输,后果不堪设想。
此时黄明祯只得赌了。
没人会想到黄明祯会主动出击。或者说,黄明祯在占据防御地利优势时还主动出击,本身就是一件背离军事准则的事情。
黄明祯率部沿着大梁河逆流向上,离着木底城有五六十里,黄明祯命所部主力掩藏于附近的山上,等待命令,又命蒙陈其率领数千骑兵向东,作为援兵,引诱高句丽人追击。
而黄明祯则同时传命史祥、高聂、李进三人,坚守城池,务必保证不失。
一场巨大的围猎与反围猎战斗,正式拉开了序幕。
http://www.zoujinbukexue.com/yt31168/1363204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zoujinbukexue.com。走进不科学手机版阅读网址:www.zoujinbukexue.com
这一年里,黄明祯带领辽东诸军,面对高句丽人的反扑,苦苦支撑,几经转折,终于保住了大隋在辽河以东最后一块根据地。
自隋军主力离开辽东之后,差一点遭遇灭国之祸的高句丽人才勉强松了一口气。黄明远的强大压得整个高句丽都喘不过气来,自第二次隋高战争以来,高句丽人才真正见识到隋军无坚不摧的战斗力,素来自傲的高句丽军队再无一丝对隋军的轻视。打到后来,高句丽军队几乎闻隋军而胆寒,见隋军而后退。
幸好隋人内乱,自顾不暇,主力退走。
这时眼看半个辽东还在隋军手中,高句丽人是记吃不记打,便准备趁机夺回辽东城,打隋军一个措手不及。
尤其是以渊太祚为首的北面贵族,皆认为此时是夺回辽东最好的时机。隋军因为内乱而士气低沉,一旦向隋军发动攻击,必能势如破竹,一举歼灭隋军主力,夺取胜利。
而屡战屡败的高句丽军队也急需一场胜利来挽回自己的地位,因此上层贵族和军方不断相互联络,鼓动出兵。
在高句丽国内,权利斗争急剧白热化,屡遭战败的大将乙支文德被夺了兵权,其一干旧部纷纷被调离原本的职位。虽然明面上原因是乙支文德丧军失地,但朝中众人都清楚,是乙支文德身份的暴露,使他失去了婴阳王高元的信任。再加上渊太祚等人的攻讦,让他彻底失去了兵权。
乙支文德下台之后,主和派失去了领袖和军权,被排挤到政治边缘。
而渊太祚等主战派失去了敌手,纷纷叫嚣,不断地利用实力和影响力胁迫、怂恿婴阳王高元。
面对朝中的叫嚣与疯狂,头脑还算清醒的乙支文德多次上书建议高元与隋军讲和,哪怕付出一些代价,只要能休战弭兵,便是好的。高句丽的国力、民力已经不堪再战。
可惜没人相信乙支文德这个奸细的话。
和大隋休战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一方面高元不甘心辽东之地的丧失,一方面渊太祚等高句丽实权将领影响力太大,高元本人也压制不住对方的意愿。
当乙支文德的盟友温达也认为“高句丽与大隋的决战难以避免,与其面对一支准备完善、准备妥当的隋军,不如趁此良机,彻底将隋军赶回辽河西岸,重建辽河防线。”赞同出兵。高句丽便彻底失去了最后一次和大隋交好的机会。
最终高句丽再次向大隋宣战,将自己再次拖向了战争。
大业八年六月初,高元以莫离支渊太祚为统帅,温达为副将,统兵二十三万,诈称五十万,分三路攻打辽东城。
渊太祚统帅十万主力为北路军,从扶余城出发,攻打盖牟城;温达统帅八万大军为南路军,从乌骨城出发,攻打白岩城;渊太祚之弟渊摩诃统帅五万人马为中路军,从国内城出发,攻打木底城。
三路兵马同时出兵,协同推进,预计八月份合围隋军于辽东城。
这二十三万兵马是高句丽最后的机动部队了,也承载着高句丽的希望。
高句丽诈称五十万大军入侵,立刻便给留守的隋军带来莫大的压力。包括杨续、达奚暠等人皆认为辽东之地已经是岌岌可危,与其被对方各个击破,不如全部退守辽东城,或者是退到辽河西岸,等待援兵。
黄明祯对此坚决反对,他认为不仅不能撤退,还必须将对方拦住隋军控制区之外。隋军的统治并不稳固,一旦让高句丽杀入腹地,光是高句丽人的积威也会使得各城出现动荡。
兄长让他守好辽东,他就要守好辽东,少一座城池那都不叫守好。
最终,黄明祯力排众议,决定坚守。
此时的黄明祯背负着国家和家族的使命,面对从上到下的恐慌与退缩,他不敢使自己慌乱。
达奚暠等人也为黄明祯所感,纷纷表示要与辽东共存亡。
面对高句丽的咄咄逼人,黄明祯开始从容布置反击。
实际上隋军在辽东的兵力并不弱,除了黄明祯麾下的万余精锐平州军,还有十二万府兵和两万多高句丽降兵,全军近十五万人。
这些府兵都是最早入辽东的一批强兵,历经血战。就连那两万多高句丽降兵,也俱是从战阵中搏杀出来的老兵。
这十多万大军是黄明祯敢于选择坚守的底气。
黄明祯乃命副总管史祥、虎贲郎将黄明溥督三万人马,镇守盖牟城,与新城敌军隔河相望,阻敌于太子水。
又命虎贲郎将高聂、李进二人各率万余人马,分屯白岩城和木底城,坚守待援。
而黄明祯本人则准备率领八万多本部和两万多降兵,集中兵力,向东围歼渊摩诃这一路高句丽部队。
在黄明祯看来,与其被动防御,不如主动出击。渊摩诃这一路最弱,却承担着联络三军的功能。破了渊摩诃这一路,北面的渊太祚和南面的温达二部便被彻底割裂开,再想合围便不可能了。
而隋军甚至可以再次出击国内城,彻底将高句丽一分为二。
当然,这是一步险棋,按照黄明祯的布置,为了集中兵力,除了辽东城和建安城以外,隋军在其余腹地几乎是不设防的。三个方向,哪个落败,都有可能导致高句丽军队长驱直入,全盘皆输,后果不堪设想。
此时黄明祯只得赌了。
没人会想到黄明祯会主动出击。或者说,黄明祯在占据防御地利优势时还主动出击,本身就是一件背离军事准则的事情。
黄明祯率部沿着大梁河逆流向上,离着木底城有五六十里,黄明祯命所部主力掩藏于附近的山上,等待命令,又命蒙陈其率领数千骑兵向东,作为援兵,引诱高句丽人追击。
而黄明祯则同时传命史祥、高聂、李进三人,坚守城池,务必保证不失。
一场巨大的围猎与反围猎战斗,正式拉开了序幕。
http://www.zoujinbukexue.com/yt31168/1363204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zoujinbukexue.com。走进不科学手机版阅读网址:www.zoujinbuke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