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94章 小国胆大欺天,狼子野心,当遣王师征伐!
东瀛闭关锁国驱逐外国商人的事情还是传开了。大明不仅仅是江南一地,而是所有和东瀛有商业往来的商人全都受到了打击,断掉的财路还好说,可折损进去的钱财货物找谁赔?
如今这东瀛之事闹得沸沸扬扬,不提民间各种声音,就是朝堂之上,百官对此也很有意见。
「东瀛,海外蛮夷也!我朝太祖怜其孤苦才允通商,纳为藩属。可东瀛小国不思报恩,反而多次侵扰我朝东南沿海,如今又悍然断绝与我朝贸易,欺凌我大明商旅,着实可恨!当遣王师伐之!」「不错!我大明恩威并举才有八方朝拜,区区东瀛小国,身为我朝藩属竟然欺辱我大明商旅,此等行径分明是背叛我大明!若不遣王师征伐,怕是四海升起异心啊!」
「微臣泣血扣奏,东瀛小国胆大欺天,狼子野心,其一直觊觎我中原之土妄图行禽兽行径,大明乃华夏正朔,诸国魁首,岂能容此卑劣之国继续扰乱天下太平?此时此刻当遣一上将挥师讨伐,以灭不臣!」
朝堂之上,几个文官正在慷慨陈词。
他们穿着绯色官袍,胸前肩上都绣着云雁,腰系素花革带,配云鹤玉绶,手持象牙玉笏,那一脸正气的模样,当真是忠直之臣。
东瀛悍然锁国驱逐大明商旅并欺辱之,这显然是在打大明的脸,因此文官们不乐意了,一个个喊打喊杀,仿佛下一刻就要把东瀛给灭国一样。
然而相较文臣们的怒发冲冠,武将们就很淡然,他们站列整齐,手持玉笏,眯着眼睛,一个个昏昏欲睡。
虽说自土木堡之后,勋贵武将们的权利不断被文官侵占最后形成了文贵武贱的局势,真正能打的也不是勋贵掌控的京营;但如今天启朝也不是之前,天启朝讲究的是文武齐平,能文善武,出将入相的才是真英雄,好男儿。
看看如今站在大明朝堂前列的这些武将,周遇吉,王大山,赵玉琪,戚元功,韩耀威,齐明光...哪个不是真刀真枪战场上搏杀,生死间走出来的悍将,偏偏他们都还年轻的很,按理说这些年轻的骁将们少年得志意气风发又显赫无比应当更为凶狠才是,可眼下仿佛他们才是文官一样,沉默寡言并不言战。
武将们不出声,文臣们还分成了好几派,主张直接打的,主张先谈的,还有和稀泥的,朝堂之上一群文臣吵得不可开交,最后甚至动起了手,这种在大明朝非常常见的文臣斗殴剧情终于让武将们睁开了眼,一个个开始看起了大戏。
张瑞图实在是看不下去了,身为当朝次辅,礼部尚书,看着这些文臣在朝堂失仪实在是丢人,当即张瑞图喊道:「够了!殿廷侍卫何在?还不把他们分开!」
随着一群穿着金盔金甲膀大腰圆的大汉将军涌进来把这些文臣给制住,混乱才算是停下。
看着这些衣冠凌乱,脸上挂花的文臣,张瑞图怒道:「尔等当这里是什么地方?尔等的仪态丢到哪里去了?我大明朝的当朝重臣就是如此这般在皇极殿撒泼,真是不够丢人!下朝后自行去吏部罚俸去!」
当乱哄哄的朝会散去,一群灰头土脸的文臣排队去吏部缴纳罚款,武将们则是慢悠悠的各回各家。
高高的城墙矗立两侧留出中间并不宽敞的宫道,一面面日月旗在城墙之上摇曳着,可见那一位位笔直站立的大明将士。
下朝的大明朝官们正在离开皇宫,武将们凑在一块聊着天。
「怎么看?」赵玉琪问道。
王大山沉闷的开口:「很多人想打,那几个人就是推出来的。」
韩耀威有些无奈的挠了挠头:「应该是东南沿海那边推动的,东瀛闭关锁国,他们的损失不小。」
周遇吉缓缓开口:
「不仅仅是东南沿海,一些商人士绅能发声不奇怪,三四个四品朝官出来说话也是有他们的关系,但想要影响朝廷走向他们还没这个能耐。」
赵玉琪接过话头:「不错,这些士绅商人的能耐有限,今天朝廷上的局势也看到了,不仅仅是他们想打,不少人都看上了东瀛。」
「东瀛是块肥肉,但这块肥肉不好吃。东瀛不比南洋,打起来不容易。」齐明光说道,他是直接指挥了南洋爪哇海海战的,对于海上作战的经验很充足。
韩耀威也是说道:「不错,南洋的尼德兰人分散在一个个港口内,他们人数有限,虽然火器不少,但加起来却只有不到十万人。尼德兰人远渡而来的大多数都是青壮年极少有幼童和老人,这些人哪怕是女人也有着不错的火器使用经验,可战之兵足足数万,如果不是之前海战折损了他们一半的战力,后续对港口的进攻没那么容易。」
「尼德兰人不过十万,可东瀛人又何止百万?根据记载,早在洪武朝和永乐朝时,他们就有不下三百万户。哪怕十户出一丁,都有三十万人。远渡重洋去作战,朝廷又要出多少兵马,需要多少补给?」
这话说出来,几人没在说话,之所以在朝堂之上一言不发任由那些文官表演,一半原因就在此地,
一群从未接受过军事训练有相关知识的文官张口出兵闭口灭国,还真是说的轻松。
而内阁之中,张好古等人也在分析着局势。「今个朝堂上的情况,诸位有什么看法?」卢象升问道。
这话说完,黄立极、乔允升乃至卢象升自己都看向了钱谦益。
钱谦益看着几人投过来的视线有些懵,下一刻他立刻明白过来:「看我作甚?几位不会觉得是我指使推动的吧?」
黄立极端着茶盏抿了一口:「我等可没这么说啊,钱相。可是,老夫也有个疑惑,东南沿海,包括江浙福广一线都是朝廷工商业发展最好的一批地方,经济发达主导对外贸易,占据朝廷税收很大一部分。」
「这些地方对外的商业拓展,屡次少不了钱相你的帮助。包括之前对南洋的尼德兰人动手也好,如今的东瀛局势也好,次次可都有您啊。」
钱谦益冷哼一声:「本阁一心为了朝廷,从未有过私心,黄相这话什么意思?」
黄立极倒是很淡然:「的确是一心为了朝廷,帮助江浙福广,也是帮助朝廷,不算私心,顶天不过是公私兼济罢了。」
钱谦益没有在说话,而是自顾自的端起茶盏来喝茶。
乔允升则是有些无奈了:「钱相,我等没什么恶意,也没说此事就一定与你有关,只是问一问而已。这偌大的朝廷,两京二十四省,三百八百多万户百姓担在我等肩上,做事总要商量着来。」
张瑞图打着哈哈:「钱相做事向来是出于公心,所作所为我等也都看在眼里,黄相和乔相此事可是错怪钱相了。」
卢象升说道:「这事有些奇怪,若是单单民间的传言到不足为奇,东南沿海能发动四品朝官也正常。但是这么多朝官都言明要与东瀛开战,身后还跟着那么多附和应援的,说他们只是想表明自己的立场,有些说不过去了。」
张瑞图看了眼张好古,又看向卢象升:「卢相觉得,这里面有人浑水摸鱼?」
卢象升点点头:「不仅仅是朝廷里,还有地方上,甚至可以说东南沿海都想对东瀛出手,不然不足以解释朝廷里哪来这么多言战之人。」
可不是,看看那些神情激动仿佛想直接杀到东瀛的官员,有多少年轻人?
这些浸Yin官场十数年乃至数十年的老妖会因为区区一些商贾的利益受损就这么表态?肯定这其中还有别的情况。
更何况作为少壮派和激进代表的
新党都稳定下来这么久了,向来讲究理学和新学在宦海中沉浮这么久的旧党官员会如此失态?
单单看那些支持对东瀛作战之人就能明白这其中有问题。
打与不打,是内阁做决定,这些人跳出来着急表态,背后必然牵扯着不少东西,他们似乎还是故意表现出这些动作来。
若说他们是真的好心好意替朝廷着想,那张好古等人可就真能安心了。
这么着急想要朝廷出兵作甚?
哪怕是不知兵的文臣也知道一些兵书理解和前朝事迹,上一个征讨东瀛的是蒙元开国大汗忽必烈。
这位蒙古大汗可不是庸才,其政治理念也好,军事手段也好都非常出色,哪怕是这样一个雄才大略的大汗,征讨东瀛都失败了,可见对东瀛作战的难度。
倒不是说东瀛多强,其实最大的问题在于大海,宽广的海面平日里是波澜不惊但一旦风起云涌那就是惊涛骇浪狂风暴雨,这样可怕的天灾足以摧毁任何一支舰队。西班牙和英格兰的海上霸权之争也是因为西班牙的无敌大舰队遭遇海上风暴而导致西班牙霸权衰落。
英格兰的崛起可以说是踩着西班牙上位的,那场直接导致霸权更迭的海上风暴说是上帝对英格兰的垂青也不为过。
再平静的海面也有暗流涌动,海上的气候变化更是难以预测,往往风暴和晴天会同时出现在一片大海的不同区域,这对大军征伐来说意味着变数,无法预测的变数。
朝廷的根基建立在遍及北方和如今普及到两湖江浙一线的新政及无数商贾工匠百姓的支持上,那经历一场场血战,用无数钱粮火药喂养出来的新军就是朝廷得以控制天下的力量。
数十万日复一日严格训练有着优秀军事素养的新军将士,每一个都是宝贵的,他们是朝廷镇压天下的力量。
而远渡重洋去征伐东瀛,朝廷需要用兵多少?面对有数百万户百姓,接受了西洋先进技术和火器,有着完整火器打造手段和大量冷兵器的东瀛幕府,朝廷出兵不可能少,若要真的灭国或者大规模征战,起码要动用十万以上的大军。
而一支全新的,装备了七成以上火器,拥有大量火枪火炮的军队,其后勤补给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可以说哪怕是如今天启十三年,朝廷动用十万新军作战都非常困难,在南北直隶这些道路平坦交通发达的地方还好说,要是在草原,在辽东或者在西北、西南,十万新军的后勤补给当地根本无法负担,朝廷远距离长途进行物资运输也能让朝廷吐血。
再覆盖各处热点地区的驰道网络建立起来之前,维持十万新军的作战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这也是为何朝廷每次动兵基本都在三万、五万这个规模上,
再大的规模朝廷出动起来风险太大且付出收益容易不成正比。
但远渡重洋与东瀛作战,三五万新军够用吗?而且后勤补给无法依赖当地,朝廷的补给要用船只跨越东洋,这漫长的补给线想想就让人头皮发麻。
若是朝廷真的出动了十万以上大军征伐东瀛,一旦遇上风暴落得个和忽必烈一样的下场,不仅大明天下会迎来剧烈动荡,朝廷乃至内阁的权威,朱由校这个皇帝的威望都会受到影响,而一下子折损了三分之一力量的新军也无法维持对地方的威慑。可以说,如果远征东瀛出事,对一些有心人来说无疑会让他们的野心生根发芽,而哪怕远征没有出什么事,想要完成对东瀛的征战也不是一年两年就可以解决的。
长期的作战,源源不断的兵力投入,漫长的补给线,朝廷要花多少钱投入这场战争中?
正在不断向前发展的大明必然会因为这场战争影响到其平稳发展。
这些都是变数!
内阁最讨厌的就是这些不受控的变
数。
显然,这些东西内阁的这些人精都想的清楚,因此一开始他们才会怀疑钱谦益是不是有什么心思。
不过现在想来,钱谦益的底气可不是东林党,而是皇帝,如果朱由校的权柄威望受到冲击,他也会有影响,因此这事还真不太可能是钱谦益的推动。
「元辅,你怎么看?」黄立极看向一直没说话的张好古,自进来以后,张好古就一直在慢悠悠的喝茶,神情很是悠闲。
见众人看向自己,张好古笑了笑:「有人想让朝廷和东瀛打这一仗,而这一仗他们显然有所图谋,不管图谋的是什么,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一仗估计避免不了。」
卢象升叹了口气:「是啊,哪怕是朝廷不想打,但东瀛那里要是出了什么问题,为了朝廷的颜面,我们想不打都不成。」
钱谦益揉了揉眉心:「东南沿海的情况,我大概有些了解,他们只是看上了东瀛的市场和那里的矿产,他们生不起什么心思来,无非是逐利而已。若说关系朝廷,他们没这样的能耐。」
黄立极则是沉吟着:「这一仗如果无法避免,那么能不能由内阁来主导,主动推动这场战事?」
卢象升说道:「东瀛别看之前在朝鲜败过,但其实力不弱,火器众多,武艺熟练的兵士也不少,他们的披甲率很高,虽说不如我大明的铁甲重甲,但这足以说明他们的实力。万历年间朝廷为了平朝鲜倭乱,可是出动了四万多大军在朝鲜和十四万东瀛倭寇厮杀了七年。」
卢象升的意思很明显,若眼下要对东瀛用兵,朝廷出兵的兵力就不可能低于四万,哪怕按照四万打十四万来算,按照东瀛三百万户十户出一人来算,朝廷也要出动十万大军。
十万大军远渡重洋绝对是朝廷所不能接受的。
乔允升说道:「而如今朝廷的能力,想把十万大军送到东瀛不难,但怎么维持十万大军却不容易,而且眼下不是太祖成祖年的时候,大军多以火器为主,后勤维护全靠本土,东瀛提供不了多少帮助...」
张好古看着众人讨论着,忽然一笑:「诸位,对东瀛的具体情况,你们了解的可能有所差异。东瀛不是一个整体,他们有天皇做象征,有幕府将军主政,看起来幕府统治天下,但东瀛可有二百多个藩主,幕府只是把他们统合起来而已,实际上他们还是分裂的。」
「朝廷若要征讨东瀛,没必要和整个东瀛对上,只需要针对幕府即可。毕竟闭关锁国是幕府下达的政令,其他藩主并不一定心里就认同,别忘了和东瀛做生意的不止我大明,那么多藩主本来都有收益,如今却被幕府垄断,他们不会甘心的。」
卢象升眼前一亮:「元辅的意思是说,如今只是幕府以强力统合那些藩主,如果朝廷能以雷霆之势击溃幕府,让那些藩主看到幕府的虚弱,那么幕府就会自行崩溃。」
张好古点点头:「不错。东瀛不是我中原,没有大一统的能力和基础,他们虽然都想当天下人开建自己的幕府,但他们做不到整合整个东瀛,二百多藩主武家,都是各自为政。只要把幕府打崩,他们内部乱掉,那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钱谦益补充道:「甚至,一个混乱的东瀛局势,对朝廷来说更有利,他们混战不断,朝廷就能源源不断从中取利。而无法把这些藩主统合起来,混乱的东瀛恰巧能维持一个虚弱的平衡状态,朝廷可以把东瀛变成稳定的市场。」
张好古笑道:「所以说,这一战无法避免。」
http://www.zoujinbukexue.com/yt77828/3500876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zoujinbukexue.com。走进不科学手机版阅读网址:www.zoujinbukexue.com
如今这东瀛之事闹得沸沸扬扬,不提民间各种声音,就是朝堂之上,百官对此也很有意见。
「东瀛,海外蛮夷也!我朝太祖怜其孤苦才允通商,纳为藩属。可东瀛小国不思报恩,反而多次侵扰我朝东南沿海,如今又悍然断绝与我朝贸易,欺凌我大明商旅,着实可恨!当遣王师伐之!」「不错!我大明恩威并举才有八方朝拜,区区东瀛小国,身为我朝藩属竟然欺辱我大明商旅,此等行径分明是背叛我大明!若不遣王师征伐,怕是四海升起异心啊!」
「微臣泣血扣奏,东瀛小国胆大欺天,狼子野心,其一直觊觎我中原之土妄图行禽兽行径,大明乃华夏正朔,诸国魁首,岂能容此卑劣之国继续扰乱天下太平?此时此刻当遣一上将挥师讨伐,以灭不臣!」
朝堂之上,几个文官正在慷慨陈词。
他们穿着绯色官袍,胸前肩上都绣着云雁,腰系素花革带,配云鹤玉绶,手持象牙玉笏,那一脸正气的模样,当真是忠直之臣。
东瀛悍然锁国驱逐大明商旅并欺辱之,这显然是在打大明的脸,因此文官们不乐意了,一个个喊打喊杀,仿佛下一刻就要把东瀛给灭国一样。
然而相较文臣们的怒发冲冠,武将们就很淡然,他们站列整齐,手持玉笏,眯着眼睛,一个个昏昏欲睡。
虽说自土木堡之后,勋贵武将们的权利不断被文官侵占最后形成了文贵武贱的局势,真正能打的也不是勋贵掌控的京营;但如今天启朝也不是之前,天启朝讲究的是文武齐平,能文善武,出将入相的才是真英雄,好男儿。
看看如今站在大明朝堂前列的这些武将,周遇吉,王大山,赵玉琪,戚元功,韩耀威,齐明光...哪个不是真刀真枪战场上搏杀,生死间走出来的悍将,偏偏他们都还年轻的很,按理说这些年轻的骁将们少年得志意气风发又显赫无比应当更为凶狠才是,可眼下仿佛他们才是文官一样,沉默寡言并不言战。
武将们不出声,文臣们还分成了好几派,主张直接打的,主张先谈的,还有和稀泥的,朝堂之上一群文臣吵得不可开交,最后甚至动起了手,这种在大明朝非常常见的文臣斗殴剧情终于让武将们睁开了眼,一个个开始看起了大戏。
张瑞图实在是看不下去了,身为当朝次辅,礼部尚书,看着这些文臣在朝堂失仪实在是丢人,当即张瑞图喊道:「够了!殿廷侍卫何在?还不把他们分开!」
随着一群穿着金盔金甲膀大腰圆的大汉将军涌进来把这些文臣给制住,混乱才算是停下。
看着这些衣冠凌乱,脸上挂花的文臣,张瑞图怒道:「尔等当这里是什么地方?尔等的仪态丢到哪里去了?我大明朝的当朝重臣就是如此这般在皇极殿撒泼,真是不够丢人!下朝后自行去吏部罚俸去!」
当乱哄哄的朝会散去,一群灰头土脸的文臣排队去吏部缴纳罚款,武将们则是慢悠悠的各回各家。
高高的城墙矗立两侧留出中间并不宽敞的宫道,一面面日月旗在城墙之上摇曳着,可见那一位位笔直站立的大明将士。
下朝的大明朝官们正在离开皇宫,武将们凑在一块聊着天。
「怎么看?」赵玉琪问道。
王大山沉闷的开口:「很多人想打,那几个人就是推出来的。」
韩耀威有些无奈的挠了挠头:「应该是东南沿海那边推动的,东瀛闭关锁国,他们的损失不小。」
周遇吉缓缓开口:
「不仅仅是东南沿海,一些商人士绅能发声不奇怪,三四个四品朝官出来说话也是有他们的关系,但想要影响朝廷走向他们还没这个能耐。」
赵玉琪接过话头:「不错,这些士绅商人的能耐有限,今天朝廷上的局势也看到了,不仅仅是他们想打,不少人都看上了东瀛。」
「东瀛是块肥肉,但这块肥肉不好吃。东瀛不比南洋,打起来不容易。」齐明光说道,他是直接指挥了南洋爪哇海海战的,对于海上作战的经验很充足。
韩耀威也是说道:「不错,南洋的尼德兰人分散在一个个港口内,他们人数有限,虽然火器不少,但加起来却只有不到十万人。尼德兰人远渡而来的大多数都是青壮年极少有幼童和老人,这些人哪怕是女人也有着不错的火器使用经验,可战之兵足足数万,如果不是之前海战折损了他们一半的战力,后续对港口的进攻没那么容易。」
「尼德兰人不过十万,可东瀛人又何止百万?根据记载,早在洪武朝和永乐朝时,他们就有不下三百万户。哪怕十户出一丁,都有三十万人。远渡重洋去作战,朝廷又要出多少兵马,需要多少补给?」
这话说出来,几人没在说话,之所以在朝堂之上一言不发任由那些文官表演,一半原因就在此地,
一群从未接受过军事训练有相关知识的文官张口出兵闭口灭国,还真是说的轻松。
而内阁之中,张好古等人也在分析着局势。「今个朝堂上的情况,诸位有什么看法?」卢象升问道。
这话说完,黄立极、乔允升乃至卢象升自己都看向了钱谦益。
钱谦益看着几人投过来的视线有些懵,下一刻他立刻明白过来:「看我作甚?几位不会觉得是我指使推动的吧?」
黄立极端着茶盏抿了一口:「我等可没这么说啊,钱相。可是,老夫也有个疑惑,东南沿海,包括江浙福广一线都是朝廷工商业发展最好的一批地方,经济发达主导对外贸易,占据朝廷税收很大一部分。」
「这些地方对外的商业拓展,屡次少不了钱相你的帮助。包括之前对南洋的尼德兰人动手也好,如今的东瀛局势也好,次次可都有您啊。」
钱谦益冷哼一声:「本阁一心为了朝廷,从未有过私心,黄相这话什么意思?」
黄立极倒是很淡然:「的确是一心为了朝廷,帮助江浙福广,也是帮助朝廷,不算私心,顶天不过是公私兼济罢了。」
钱谦益没有在说话,而是自顾自的端起茶盏来喝茶。
乔允升则是有些无奈了:「钱相,我等没什么恶意,也没说此事就一定与你有关,只是问一问而已。这偌大的朝廷,两京二十四省,三百八百多万户百姓担在我等肩上,做事总要商量着来。」
张瑞图打着哈哈:「钱相做事向来是出于公心,所作所为我等也都看在眼里,黄相和乔相此事可是错怪钱相了。」
卢象升说道:「这事有些奇怪,若是单单民间的传言到不足为奇,东南沿海能发动四品朝官也正常。但是这么多朝官都言明要与东瀛开战,身后还跟着那么多附和应援的,说他们只是想表明自己的立场,有些说不过去了。」
张瑞图看了眼张好古,又看向卢象升:「卢相觉得,这里面有人浑水摸鱼?」
卢象升点点头:「不仅仅是朝廷里,还有地方上,甚至可以说东南沿海都想对东瀛出手,不然不足以解释朝廷里哪来这么多言战之人。」
可不是,看看那些神情激动仿佛想直接杀到东瀛的官员,有多少年轻人?
这些浸Yin官场十数年乃至数十年的老妖会因为区区一些商贾的利益受损就这么表态?肯定这其中还有别的情况。
更何况作为少壮派和激进代表的
新党都稳定下来这么久了,向来讲究理学和新学在宦海中沉浮这么久的旧党官员会如此失态?
单单看那些支持对东瀛作战之人就能明白这其中有问题。
打与不打,是内阁做决定,这些人跳出来着急表态,背后必然牵扯着不少东西,他们似乎还是故意表现出这些动作来。
若说他们是真的好心好意替朝廷着想,那张好古等人可就真能安心了。
这么着急想要朝廷出兵作甚?
哪怕是不知兵的文臣也知道一些兵书理解和前朝事迹,上一个征讨东瀛的是蒙元开国大汗忽必烈。
这位蒙古大汗可不是庸才,其政治理念也好,军事手段也好都非常出色,哪怕是这样一个雄才大略的大汗,征讨东瀛都失败了,可见对东瀛作战的难度。
倒不是说东瀛多强,其实最大的问题在于大海,宽广的海面平日里是波澜不惊但一旦风起云涌那就是惊涛骇浪狂风暴雨,这样可怕的天灾足以摧毁任何一支舰队。西班牙和英格兰的海上霸权之争也是因为西班牙的无敌大舰队遭遇海上风暴而导致西班牙霸权衰落。
英格兰的崛起可以说是踩着西班牙上位的,那场直接导致霸权更迭的海上风暴说是上帝对英格兰的垂青也不为过。
再平静的海面也有暗流涌动,海上的气候变化更是难以预测,往往风暴和晴天会同时出现在一片大海的不同区域,这对大军征伐来说意味着变数,无法预测的变数。
朝廷的根基建立在遍及北方和如今普及到两湖江浙一线的新政及无数商贾工匠百姓的支持上,那经历一场场血战,用无数钱粮火药喂养出来的新军就是朝廷得以控制天下的力量。
数十万日复一日严格训练有着优秀军事素养的新军将士,每一个都是宝贵的,他们是朝廷镇压天下的力量。
而远渡重洋去征伐东瀛,朝廷需要用兵多少?面对有数百万户百姓,接受了西洋先进技术和火器,有着完整火器打造手段和大量冷兵器的东瀛幕府,朝廷出兵不可能少,若要真的灭国或者大规模征战,起码要动用十万以上的大军。
而一支全新的,装备了七成以上火器,拥有大量火枪火炮的军队,其后勤补给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可以说哪怕是如今天启十三年,朝廷动用十万新军作战都非常困难,在南北直隶这些道路平坦交通发达的地方还好说,要是在草原,在辽东或者在西北、西南,十万新军的后勤补给当地根本无法负担,朝廷远距离长途进行物资运输也能让朝廷吐血。
再覆盖各处热点地区的驰道网络建立起来之前,维持十万新军的作战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这也是为何朝廷每次动兵基本都在三万、五万这个规模上,
再大的规模朝廷出动起来风险太大且付出收益容易不成正比。
但远渡重洋与东瀛作战,三五万新军够用吗?而且后勤补给无法依赖当地,朝廷的补给要用船只跨越东洋,这漫长的补给线想想就让人头皮发麻。
若是朝廷真的出动了十万以上大军征伐东瀛,一旦遇上风暴落得个和忽必烈一样的下场,不仅大明天下会迎来剧烈动荡,朝廷乃至内阁的权威,朱由校这个皇帝的威望都会受到影响,而一下子折损了三分之一力量的新军也无法维持对地方的威慑。可以说,如果远征东瀛出事,对一些有心人来说无疑会让他们的野心生根发芽,而哪怕远征没有出什么事,想要完成对东瀛的征战也不是一年两年就可以解决的。
长期的作战,源源不断的兵力投入,漫长的补给线,朝廷要花多少钱投入这场战争中?
正在不断向前发展的大明必然会因为这场战争影响到其平稳发展。
这些都是变数!
内阁最讨厌的就是这些不受控的变
数。
显然,这些东西内阁的这些人精都想的清楚,因此一开始他们才会怀疑钱谦益是不是有什么心思。
不过现在想来,钱谦益的底气可不是东林党,而是皇帝,如果朱由校的权柄威望受到冲击,他也会有影响,因此这事还真不太可能是钱谦益的推动。
「元辅,你怎么看?」黄立极看向一直没说话的张好古,自进来以后,张好古就一直在慢悠悠的喝茶,神情很是悠闲。
见众人看向自己,张好古笑了笑:「有人想让朝廷和东瀛打这一仗,而这一仗他们显然有所图谋,不管图谋的是什么,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一仗估计避免不了。」
卢象升叹了口气:「是啊,哪怕是朝廷不想打,但东瀛那里要是出了什么问题,为了朝廷的颜面,我们想不打都不成。」
钱谦益揉了揉眉心:「东南沿海的情况,我大概有些了解,他们只是看上了东瀛的市场和那里的矿产,他们生不起什么心思来,无非是逐利而已。若说关系朝廷,他们没这样的能耐。」
黄立极则是沉吟着:「这一仗如果无法避免,那么能不能由内阁来主导,主动推动这场战事?」
卢象升说道:「东瀛别看之前在朝鲜败过,但其实力不弱,火器众多,武艺熟练的兵士也不少,他们的披甲率很高,虽说不如我大明的铁甲重甲,但这足以说明他们的实力。万历年间朝廷为了平朝鲜倭乱,可是出动了四万多大军在朝鲜和十四万东瀛倭寇厮杀了七年。」
卢象升的意思很明显,若眼下要对东瀛用兵,朝廷出兵的兵力就不可能低于四万,哪怕按照四万打十四万来算,按照东瀛三百万户十户出一人来算,朝廷也要出动十万大军。
十万大军远渡重洋绝对是朝廷所不能接受的。
乔允升说道:「而如今朝廷的能力,想把十万大军送到东瀛不难,但怎么维持十万大军却不容易,而且眼下不是太祖成祖年的时候,大军多以火器为主,后勤维护全靠本土,东瀛提供不了多少帮助...」
张好古看着众人讨论着,忽然一笑:「诸位,对东瀛的具体情况,你们了解的可能有所差异。东瀛不是一个整体,他们有天皇做象征,有幕府将军主政,看起来幕府统治天下,但东瀛可有二百多个藩主,幕府只是把他们统合起来而已,实际上他们还是分裂的。」
「朝廷若要征讨东瀛,没必要和整个东瀛对上,只需要针对幕府即可。毕竟闭关锁国是幕府下达的政令,其他藩主并不一定心里就认同,别忘了和东瀛做生意的不止我大明,那么多藩主本来都有收益,如今却被幕府垄断,他们不会甘心的。」
卢象升眼前一亮:「元辅的意思是说,如今只是幕府以强力统合那些藩主,如果朝廷能以雷霆之势击溃幕府,让那些藩主看到幕府的虚弱,那么幕府就会自行崩溃。」
张好古点点头:「不错。东瀛不是我中原,没有大一统的能力和基础,他们虽然都想当天下人开建自己的幕府,但他们做不到整合整个东瀛,二百多藩主武家,都是各自为政。只要把幕府打崩,他们内部乱掉,那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钱谦益补充道:「甚至,一个混乱的东瀛局势,对朝廷来说更有利,他们混战不断,朝廷就能源源不断从中取利。而无法把这些藩主统合起来,混乱的东瀛恰巧能维持一个虚弱的平衡状态,朝廷可以把东瀛变成稳定的市场。」
张好古笑道:「所以说,这一战无法避免。」
http://www.zoujinbukexue.com/yt77828/3500876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zoujinbukexue.com。走进不科学手机版阅读网址:www.zoujinbukexue.com